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 “实力一般”“喜欢还价”“男人不给力”“很胖”……当前,消费消保嫌侵不少门店会对消费者进行打分评价。贴标4月30日,签江权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声,苏省经营者随意给消费者贴标签,委涉尤其是消费消保嫌侵贴侮辱性标签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贴标合法权益。
近日,签江权有消费者在网上曝光称,苏省在某服装品牌店消费后,委涉收到销售人员错误发送的消费消保嫌侵“顾客维护表”,当中包括了对自己的贴标评价。另外,签江权2022年,苏省长沙一小区物业公司也被爆出,委涉部分业主居然被物业在内部名单里标上“刁民”的标签。名单上约有几十人,标注了业主的房号以及业主曾经提出的诉求。一些业主被打上了“喜欢吵事”“群内负面发言多”的标签。近年来,此类“看人下菜碟”的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一些消费者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有网友认为这属于正常商业行为,只是用词不当。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经营者随意给消费者贴标签,涉嫌侵犯消费者的诸多权益。首先,侵犯了消费者的受尊重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经营者对消费者进行“实力一般”“喜欢还价”“男人不给力”“很胖”等标签评价,从社会普遍认知来看,居高临下且带有一定的侮辱性,未能尊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其次,侵犯了消费者的信息保护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经营者将记载有消费者体貌特征、经济水平等个人信息的图片在微信上随意发送,以至于错发到消费者的手机上,显然未能尽到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义务。此外,《消法》还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标注消费者的身材、生产情况等,显然与相关法律规定背道而驰。
当前市场通过顾客购买的产品、浏览过的信息等大数据标签化个人喜好,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产品已经是消费品行业中盛行的营销路径。但销售人员以个人视角对顾客的体貌特征、性格特点及收入水平进行评价的行为与大数据后台标签化处理的方式仍然有所区别。一方面,人工贴标签容易因为销售人员的个人好恶而收集超出必要合理的范围的信息,侵犯个人隐私;另一方面,容易使销售人员先入为主,对消费者区别对待,看人下菜碟,影响消费体验。
因此,江苏省消保委建议,经营者要依法规范收集消费者信息,如果门店确实有必要收集相关信息,应该获得消费者的同意并采用模板化、格式化的方式,防止销售人员行进行不当评价或收集超出合理范围外的信息。同时,应加强对销售人员素质的培训,树立尊重消费者合法权利的意识,不能越过底线。
本应服务消费者的销售人员对消费者评头论足甚至随意转发,不但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击穿了公众的认知,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见微知著,一个把客户分成三六九等、看人下菜碟的企业难以获得消费者的口碑和市场的认可,终将走不长远。有关企业应当自警自醒,对内进行严肃处理,对外积极道歉赔偿,接受社会监督。(薛晶晶)
责任编辑:温馨宁记者8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出台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导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研制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全面落实免试 ...
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市民们发现不仅农产品上粘贴了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如今水产品也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拿起手机轻轻一扫,虾的上市时间、养殖户信息、养殖过程的检查记录一 ...
“没想到家里闲置的宅基地,因为村里招商引资租给企业,我们还能拿到租金。现在土地入市,企业给我一亩至少4万元的补偿款,50年租期满了,宅基地的使用权依然归还我们”。东至县香隅镇香山村村民王茂平高兴地 ...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中留言咨询安徽省高考改革进展:安徽省2021届秋季入学新生是否施行新高考?若施行又是什么模式?是3加1加2,还是3加3? 7月28日,安徽省教育厅回复称,高考综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7月9日,记者从合肥市教育局获悉,合肥市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暑假时间已经确定,义务教育学校7月11日放暑假,8月31日报到,9月1日正式上课;高一年级7月18日放暑假, ...
2024年1月5日-6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影像技术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我院放射科李真林教授当选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影像技术学专委会名誉主委、孙家瑜教授当选副 ...